2021-12-16
在固态电池行业的赛道上,我国起跑晚了吗?(下)
在我国的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在固态电池这条国际赛道上紧追不舍,多家电池及相关企业也在攻关固态电池。以近段时间来讲,国内相关企业的一系列动作,也引起业界高度关注。
在固态电池行业的赛道上,我国起跑晚了吗?(下)
在我国的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在固态电池这条国际赛道上紧追不舍,多家电池及相关企业也在攻关固态电池。以近段时间来讲,国内相关企业的一系列动作,也引起业界高度关注。

近年来,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中,中国企业累计所占市场份额名列前茅。但是,在技术路线上,中外企业仍有所不同。
目前,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结合自身及市场实际,都有着自己的选择。“从企业层面看,国内主要有三种选择。”上海大学新能源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向群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一种是走半固态电池路线者,如浙江锋锂、卫蓝新能源等;另一种是选择全固态电池路线,如比亚迪已公布了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计划,天际汽车与辉能科技签约固态电池供应合同等;三是选择“两条腿走路”,兼而有之者,如国轩高科、蜂巢能源等。
与国外的企业相比,我国在固态电池行业的赛道上选择的竞技形式有所不同,“目前欧美日韩大多数企业的研发目标依然是全固态电池,而国内部分企业选择半固态电池,更注重眼前的市场应用,也是为了适应国内车企的需求。”浙江大学新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林弘昌向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谈到,这是出于不同的市场环境所作出的选择。
在国内电池相关企业中,多家企业公布了固态电池研发进度或量产时间表,且得到了一汽、蔚来、爱驰等车企支持的电池企业辉能科技,预计将在2023年进行试产,2024年量产固态电池。与此同时,清陶能源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助力宜春固态动力锂电池项目一期工程的相关工作。
近年来,国内对固态电池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。2020年1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中,明确要求“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”。据预测,2020-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,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。到2030年,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将达到200亿元,较2020年实现百倍增长。
“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或许起步相对较晚,但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事在人为,固态电池亦是如此。”林弘昌认为。
更多展会信息,请关注找展网--国内展会,中国展会,国内展会信息,国内展会排期,国内展览、展会服务,展览会,近期展会,展会门票、展会信息…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