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20
2025ARTS上海轨道展门票领取_逛展攻略抢先看_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
由城市交通网发起,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、晟格会展(上海)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ARTS第20届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(下称2025ARTS上海轨道展)将于12月17日-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。
轨道交通通过提升效率和扩大市场,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它大幅压缩通勤时间,扩大劳动力市场半径,为企业汇集人才。高效的物流网络加速生产要素流动,降低供应链成本,优化产业布局。同时,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拓展,带动沿线土地增值与商业开发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。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,它还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、减少污染,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,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动脉血管。

由城市交通网发起,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、晟格会展(上海)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ARTS第20届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(下称2025ARTS上海轨道展)将于12月17日-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。
2025ARTS上海轨道展逛展攻略
展会时间:
12月17日-19日
展会门票/观众预登记:
展会展馆/交通指南/展馆分布图: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交通十分便利,地铁是首选的公共交通方式。您可乘坐地铁7号线直达 “花木路”站,出站即可连接展馆入口(近W5馆)。或搭乘地铁2号线、16号线及磁浮线至 “龙阳路”站”,从该站换乘前往展馆的短驳班车约需5分钟,步行约10-15分钟亦可到达。若从虹桥机场或虹桥火车站出发,可乘坐2号线直达“龙阳路”站进行换乘。自驾观众请注意,展馆提供停车场,但大型展会期间周边道路拥堵严重,强烈建议优先选择地铁出行,以确保准时。


展会亮点:
一、大场景
以"四大升级"为亮点,全方位展现了智慧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和协同化的创新大场景
1、规模升级
总展示面积20000㎡,展会规模持续扩大
预计参观者25000+,行业关注度、人气再创新高
2、创新升级
汇聚200+展商与您共享行业盛举
集中展示1000+创新产品与技术

3、价值升级
30+海内外采购团,精准连接百亿采购需求
4、赋能升级
40+重磅议题分享,百余城轨大咖共话行业走向,共谋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
二、大项目
轨道车辆与零部件
高速动车组、动车检测车、内燃机车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(地铁、轻轨单轨列车)、现代有轨电车、中低速及高速磁悬浮列车、PRT(个人捷运列车)、真空运输系统、各类新型运输系统及货运机车等、车辆零部件及配件:转向架、制动系统、车体、车门、连接系统、地板系统、供热系统、监控系统、厨房设备、车辆内饰件等。
智慧交通与数字化解决方案
通信技术、列车控制系统、城轨云、大数据及智能列车运行系统、平交道系统、操控系统、远程控制、信号系统、接地装置等、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、轨道状态检测与维护管理系统、智能故障诊断系统、自动驾驶列车技术(ATO级别自动化)、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、数字孪生与模拟技术、交通网络与多模式协同、物联网(IoT)与边缘计算、通讯系统、基础设施管理、车辆调度系统等。
轨道基础设施与施工技术
盾构设备、导向系统、BIM设计软件、防水等隧道工程产品、道床、新型减振产品、声屏障及新型降噪材料、新型建筑材料、养路机械技术与装备、地下工程、土木建筑工程、电力系统、架空接触网、道路与桥梁建设、规划、监管、养路机械、设备与工具等。

绿色与低碳交通
列车能量回收系统、动力优化系统、智能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、轨道交通低能耗牵引供电技术、能源效率提升设备(如高效变压器和节能型变流器)、环保型轨道铺设材料与技术、噪音与振动控制系统(隔声屏障、减振轨枕)、动力电池技术及管理系统、节能型供电设备、分布式储能、环境监测管理、复合材料与新型铝合金、新材料涂装技术、全生命周期环保评估与管理工具、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。
轨道安防与应急技术
防入侵监测系统、智能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、轨道检测与维护设备(如裂纹、磨耗监测等)、列车火灾预警与灭火系统、综合灾害预警系统、多灾种联动应急处置平台、紧急疏散与逃生系统(如烟雾疏导、救援路径指引)、车站与列车内的危险品探测系统、智能传感器与实时检测技术、防火材料与隔热技术、隧道监测与灾害预警系统、应急救援列车及装备、轻型救援工具(如轨道剪切机、破拆工具)、紧急供电设备(如移动电源、备用电池)、应急管理培训及模拟系统(如VR/AR技术的应急演练)。
车站及乘客服务体验
智慧式车站、拼装式车站、智慧票务系统(如电子票务、一卡通、多模式支付)、生物识别支付技术(如人脸识别、指纹支付)、无接触式支付系统(如二维码支付、NFC支付)、自动售票与取票设备、智能导向系统(数字标牌、动态导引屏、触摸式信息屏)、多语言信息发布系统(语音及文本显示)、实时交通信息平台(如列车到站、车次状态、换乘指引)、快速安检通道技术(智能安检设备)、行李和随身物品检查设备、乘客行为识别与安防预警系统、乘客座椅与休息设施、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、智慧零售终端(如无人售货机、自动化便利店)、车站商业管理与运营系统、智能餐饮服务(如自动点餐、送餐机器人)、站台屏蔽门与安全防护设备、应急医疗设备(如急救箱、除颤仪等)、车站及列车内的5G网络覆盖及服务、实时乘客流量监测与调控平台、车站垃圾分类与回收技术。
国际合作与投融资
国际银行、投资银行及商业银行、轨道交通领域专项基金管理公司、绿色金融机构与可持续发展基金组织、跨国金融服务平台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、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机构、全球轨道交通投融资合作联盟、国内外轨道交通学会与促进会、基础设施投融资咨询服务商、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机构、数字化投融资解决方案提供商、绿色债券发行方与管理机构、跨国融资技术平台开发商、智慧金融科技企业、投融资数据分析与市场预测服务商、外国政府驻华商务机构与使领馆经济部门。

轨道交通文创与教育
全国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、全国知名轨道交通高校、地铁合作高校单位、轨道交通行业培训基地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机构与培训服务平台、轨道交通仿真实验室制造商、轨道交通文创产品制造商、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计划、轨道交通校企合作项目、高校创新成果展示、轨道交通文旅项目、轨道交通环保公益项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