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找展网!

粤食越来越甜,全球海鲜贸易节携手建设一年一度的粤菜产业盛会!

2023-06-14

全球海鲜贸易节
地点:广州
距离开幕还有 62
查看详情
联系我们

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,广东省在餐饮收入方面以4124.76亿元的成绩超越了公认的吃货大省重庆和四川,位居全国第一,而且这还是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。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,同时也是餐饮大省,连续十余年餐饮收入居全国首位。

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,享有一定的知名度,广东粤菜在海内外广受欢迎。粤菜包括广府菜、潮州菜和客家菜,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美食,因此广东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美食种类的第一大省。

广东省的餐饮产业总量庞大,粤菜馆在我国各大菜系中拥有良好的产业地域优势。

广州市商务局局长洪谦曾表示,广州拥有来自全世界20多万家美食商户,是国内首个获得“中华美食之都”和“国际美食之都”双重称号的城市,同时也是世界美食城市联盟成员。强大的产业链、供应链和消费市场为广州餐饮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。

为充分发挥广州的区位优势,推动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6月28日至30日,全球海鲜贸易节暨良之隆·2023第三届中国粤菜食材电商节将在广州·广交会展馆D区隆重举行。

本次展会将展出各类渔业水产品、海鲜活品、冻品、干货、水产深加工产品,以及包括水产在内的各类预制菜、养殖设备、原料加工与餐饮包装设备、冷冻冷藏设备等海产上下游产业链所有产品,汇聚全球海鲜贸易头部企业,打造全球一流海鲜贸易平台。

一、食材上新,让粤菜越来越鲜

众所周知,粤菜在烹制上汤焗龙虾、清蒸东星斑、阿一鲍鱼、鲍汁扣辽参、白灼象拔蚌、椒盐濑尿虾、白灼虾等经典海鲜菜式方面非常有名,这些经典菜式的成就除了粤菜大师们匠心独具的烹饪技艺,还离不开新鲜的食材。

运用鲜活的食材是粤菜烹饪的一大特色,许多餐饮企业老板和总厨都在四处寻找优质、特色的食材。然而,小规模的供应无法满足粤菜快速和规划化的发展需求。由于食材的开发和流通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,而是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,因此需要改变过去作坊式的供应模式,构建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粤菜食材供应链体系。

本次全球海鲜贸易节暨良之隆·2023第三届中国粤菜食材电商节,展出规模高达40000+㎡,将有800+家展商参展。展会将提供以海鲜水产为主的10000+款海内外优质新鲜食材,并为酒店餐饮提供强有力的供应链体系支持,为粤菜品质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,让粤菜越来越新鲜。

二、味道研发,让粤菜越来越“甜”

1、除了“鲜”,还有“甜”。

粤菜在烹饪过程中擅长寻找自带“甜”味的食材,包括海鲜水产、蔬菜和禽类,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广东人吃不到的“甜”。与此同时,粤菜还善用蚝油、红糖、白糖等调味料,为菜品提味,让食客更有食欲和享受感,彰显了粤菜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口感和味道。

在粤菜馆里,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“甜”味,如虾蟹鱼肉的鲜甜、青菜小瓜的清甜、酱爆的咸甜、炸蛋的酸甜等,享受粤菜的甜蜜滋味。

本次粤菜食材电商节不仅为粤菜市场提供琳琅满目的新鲜食材,还将邀请国内各大菜系厨师精英、研发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粤菜味道创新,并举办各种创新美食大赛,广东省名特优水产品对接洽谈会、海鲜红酒美食品鉴会、新菜品鉴交流大会等活动,为品质粤菜赋能,让粤菜越吃越有味,推动粤菜产业创新发展,巩固粤菜在海内外中高端餐饮市场的第一稳定地位。

三、人才培养,让粤菜越来越强

在当今新消费和其他菜系的崛起中,有人认为粤菜已经过时。但作为一种健康、原汁原味的菜系,粤菜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。

然而,要在激烈的菜系竞争中脱颖而出,粤菜需要坚守其传统根基,并注入创新活力。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粤菜厨师,他们需要在传承弘扬粤菜文化的同时,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征服市场。

那么,如何培养新一代的粤菜人才,并推动粤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呢?

全球海鲜贸易节暨良之隆·2023第三届中国粤菜食材电商节将举办流行菜烹饪大赛、海鲜、粤菜专场、中国艺术冷菜海鲜姿造比赛、美食烹饪及厨艺秀直播大赛、食在广州·水产预制菜烹饪大赛、中国鱼鲜烹饪大赛——广州赛区等各类烹饪大赛,旨在培养粤菜领域的各类人才,并为他们提供菜式研讨、技艺交流、商务合作、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广阔舞台,以提升粤菜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运作水平,促进人才良性流动、菜式烹饪水平不断提升,进而推动粤菜产业的发展。

在这个平台上,您可以找到最新鲜、最美味的海鲜水产食材,也可以提前领票占座,免费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!6月28日,广州·广交会展馆D区,不见不散!

上述就是找展网分享的“粤食越来越甜,全球海鲜贸易节携手建设一年一度的粤菜产业盛会!”相关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展会的信息以及行会的排期,可以关注找展网。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找展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找展网,转载请注明。

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89816057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

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,请联系我们。